2025-11-05 11:20:24|已浏览:5次
全国教育大会一年来,职业教育以实干作答,不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技能根基。一起感受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——
首次设置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海外赛区,推进实施“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”,发行首批数字教材……一起来看职业教育的创新步伐——
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次设置海外赛区
看现场
柬埔寨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实训中心,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装备应用赛道比赛正紧张进行,参赛选手用电烙铁精准点焊一条纤细的传感器线路,锡丝熔化瞬间升起一缕青烟。团队其他选手都紧盯着自己设计的智能单元,每一个细微操作都决定着比赛的胜负……
看举措
2024年,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,74个国家的选手齐聚天津,同台竞技,成为世界职业教育闪亮“名片”。
2025年,大赛把整套赛制搬到海外,坚持“三自主、四统一”——自主确定参赛名称、自主设计参赛内容、自主选择参赛设备,统一赛制安排、统一比赛要求、统一评分要素、统一奖项设置,真正实现“同一把尺子量全球”。借此,中国牵头为世界职业院校学子搭建起跨越国界、联通产业的“技能擂台”,标志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了从“请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、从线上到线下、从单独办赛到中外联合办赛的转变。
海外赛区赛道设置紧密对接当地产业发展实际,服务当地经济发展,4个海外赛区共设置13个赛道。在中外教师指导下,参赛选手从生产实践中挖掘、培育比赛项目,解决当地生产实际中的问题。
实施“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”
看举措
围绕新能源汽车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航空航天装备、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、农机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,“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”正推进实施,这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的首批重点项目之一。
“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”改革汇集了150多家龙头企业、67所高水平学校、15家全国性行业组织的1500余名大国工匠、技术骨干、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,系统推进专业、课程、教材、教师、实习实训五个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联动改革,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由传统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提升转变。
为让职业教育课堂紧跟产业一线最新技术,首批全新数字教材已公开发行,共覆盖了28个专业,将惠及1100余所职业院校、150余万学生。
在各省,一支支“职教大军”以技能为笔,对接产业所需,服务区域发展,一起去看看湖南、陕西、重庆、贵州写下的职业教育创新答卷——
湖南
“职教湘军”助力工程机械“造遍全国”
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工业机器人
湖南是制造大省,2025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里,就有5家企业位于长沙。工程机械产业强势发展的背后,离不开一批又一批“职教湘军”的支持。
数据无言,却最有力:2024年,湖南职业院校围绕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,设置相关专业点482个,在校生20.2万人,全省高职院校为制造产业输送毕业生6.44万人,培训企业员工227.2万人次,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达9.28亿元。
陕西
“三秦工匠”在秦巴深处锻造大国重器
陕西现有职业学校268所,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,形成了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中职、每个市至少有一所高职的发展布局,并构建起省市校三级全覆盖、师生全员参与的技能竞赛工作机制,通过实施“中职市市赛、高职校校赛”,确保每个专业至少举办1项职业技能大赛。
近年来,为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,陕西出台《陕西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“三张清单”》等,围绕陕北能源化工、关中高端装备制造、陕南生态康养产业布局,新增专业布点207个,联合本科高校、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,共建技术创新平台245个,推动专业集群适配区域产业集群。
重庆
88%专业铆定重点产业
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突出产教融合,产教供需对接更紧密。目前,全市已累计认定各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6个、备案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2个,建设市级职教集团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校企合作双基地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等362个,连续5年发布专业申报指南指导职业院校加快调整优化专业结构,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88%,实现“产业需要什么人才,职教就培养什么人才”。
贵州
交职大师生把课堂
立柱架梁在世界最高桥
9月28日,“横竖”皆创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,为贵州连通山河开启全新篇章。这座超级工程的钢骨里,不仅藏着“贵州智造”的攻坚密码,更闪耀着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师生的筑梦初心。
在大桥建设中,贵州交通职业大学200余名学子把足迹刻进山谷,30余名技术骨干参与攻坚,他们深耕项目施工、管理、检测等重要环节,主导施工监控与技术创新,将主缆安装平均误差控制在7毫米内,缔造了“毫米级精度”的山区桥梁典范,也印证了学校“育山区孩子,建山区高桥”的育人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