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家 “健康中国” 战略深入推进和四川省 “中医药强省” 建设的双重驱动下,全省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速完善。2025 年四川省计划培养中医药紧缺人才 2 万名,而当前全国康复治疗师实际需求达 30 万人,现有从业人员仅约 2 万人,其中具备中医特色技术的康复人才缺口尤为突出。作为 “中医之乡”,四川拥有刘氏刺熨疗法等国家级非遗中医技术,川派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,为中医康复人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。四川兴科城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响应行业发展需求,开设康复保健(中医康复方向)专业,培养兼具传统中医技艺与现代康复理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,为区域健康服务产业提供核心人力资源支撑。
本专业依托学校 “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” 资质,深度融入四川省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,构建 “岗课赛证” 融通的培养模式,以 “传承国粹、守正创新、康护为民” 为育人理念,采用 “基础实训 + 技法锤炼 + 临床历练” 的三阶培养体系,打造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面向中医医院康复科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养老机构、健康管理公司等领域,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掌握中医基础理论、经络腧穴知识、传统康复技法及现代康复评估技术,具备推拿按摩、针灸艾灸、刮痧拔罐等核心技能,拥有人文关怀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毕业生能胜任中医康复理疗师、保健按摩师、健康管理师、养老机构康复主管等岗位,同时具备运用智能康复设备开展辅助治疗的职业发展潜力。
课程体系
专业构建 “中医基础 - 技法实训 - 临床应用” 的阶梯式课程体系,突出 “传统技艺 + 现代康复” 双核心:
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学基础、人体解剖学、生理学、经络与腧穴学、中药养生学、康复医学概论等,奠定跨学科知识基础。
核心课程聚焦岗位能力,涵盖推拿手法学、针灸学、艾灸疗法、刮痧拔罐技术、中医正骨基础、常见病症康复治疗、康复功能评定等,强化中医特色技能培养。
特色课程融入川派中医特色技术、智能康复设备应用、医养结合实务、心理健康辅导等前沿内容,增设 “刘氏刺熨疗法体验”“川派中药炮制技艺” 等项目化模块。课程体系嵌入省级中医院真实康复案例,采用虚拟仿真系统模拟常见病症康复全过程,实现 “辨证施治 - 技法应用 - 效果评估” 的教学闭环。
实训条件
学校投入 680 万元建设中医康复实训中心,打造 “全真场景 + 文化浸润” 的实训环境,包含:
-
中医技法实训区(配备推拿床、针灸模型、艾灸排烟系统等专业设备)
-
康复评估实训室(含运动功能评估系统、智能康复训练设备)
-
川派中医传承工坊(设置刘氏刺熨疗法、中药炮制等非遗技术实训工位)
-
模拟康复 clinic(还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真实场景)
实训设备对标中医药管理局技术标准,采用与三甲中医院同步的康复评估系统和智能理疗设备,通过 “技法练习 + 病例模拟” 实训模式,让学生掌握推拿、针灸、康复评估等核心技能。与四川省骨科医院、成都中医大附属医院等共建 8 个校外实训基地,提供季节性跟岗实践机会。
师资力量
专业拥有一支 “双师型 + 非遗传承” 的教学团队,其中具有中医临床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 62%,包括曾任三甲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、社区中医馆技术骨干等行业人才;聘请四川省骨科医院专家、刘氏刺熨疗法传承人等 6 名校外导师定期驻校授课。
教师团队参与编写《川派中医康复技法实训指南》《常见病症理疗手册》等校本教材,多人获得 “四川省中医药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” 称号,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指导学生屡获佳绩,形成 “教学 - 实践 - 文化传承” 三位一体的教学优势。
就业与升学
专业与省内外 15 家中医医院、康复连锁机构、高端养老社区建立深度合作,加入四川省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,推行 “1.5 年在校学习 + 0.5 年专项实训 + 1 年临床实习” 的培养模式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97% 以上。主要就业岗位包括:
-
医疗系统:中医康复理疗师、针灸推拿师、康复治疗士等
-
康养机构:健康管理师、养老机构康复主管、社区康养指导员等
学生可考取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资格证书、健康管理师等认证,毕业首年平均薪资可达 4.8K-6.5K / 月,技术骨干岗位薪资可达 8K-12K / 月。升学方面,通过高职单招、对口高考可进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、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相关专业深造,2024 年该类专业升学率达 92%。
办学特色
专业秉承 “传承不守旧、创新不离宗” 的办学理念,构建 “医教结合、文化育人” 一体化教学模式。近年来,学生在 “四川省中医药技能大赛”“中医康复理疗师竞赛” 中斩获 26 项奖项,其中 “推拿手法应用”“艾灸技术创新” 项目连续两年获省级一等奖。
创新 “川派中医非遗传承” 特色模块,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刘氏刺熨疗法、中药炮制等非遗技艺传承项目,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中医义诊、康养科普宣传等社会实践。结合四川老龄化特点,开设 “老年病中医康复” 特色课程,培养既懂传统技艺又能适应现代康养需求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学生成长为中医药文化的 “传承者” 和健康服务的 “践行者”。
报名电话
18980880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