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四川中职网! 四川中职网

  • 四川科华高级技工学校
  • 位置:四川中职网 > 新闻资讯 > 教育新闻 >  成都市试点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制教育,释放了什么信号?

    成都市试点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制教育,释放了什么信号?

    来源:四川中职网

    2025-10-18 10:56:01|已浏览:7次


    一、政策信号:呼应国家战略,探索基础教育新范式

    1. 落实教育强国部署
    试点直接响应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中 “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” 要求,以及全省 “推进十二年一贯制办学” 精神。作为全国 12 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,成都此举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模式改革探路的使命,其 “三项贯通”(学段、课程、素养)框架可能成为后续全国性政策的参考样本。
    1. 中考改革的渐进突破
    试点与 2025 年成都中招政策调整形成联动:在 3.26 万指标到校生免中考基础上,进一步通过贯通培养探索 “非选拔性升学” 路径。取消省重线、合并录取批次等措施,与贯通培养共同构建 “减压 + 扩容” 的升学新生态,释放出 “弱化单一选拔、强化多元发展” 的明确导向。
    二、理念信号:从 “育分” 到 “育人” 的深层转向
    1. 破解学段割裂困境
    传统模式中,小升初摇号、中考竞争等 “关卡” 导致教育碎片化。试点通过 “小学 3 种关键能力 + 中学 3 种核心素养” 的阶梯式培养,实现知识体系与人格发展的连贯性。如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的跨学段课程整合,有效解决了传统升学中 “重复学习”“衔接断层” 问题。
    1. 重构评价与教学逻辑
    试点推行 “等级制 + 评语” 的多元评价体系,将实践能力、创新思维纳入考核核心,配合项目式学习、数字化个性化教学等方式,彻底打破 “唯分数论”。这种转变与教育部 “强化综合素质培养” 的要求高度契合,标志着基础教育从 “选拔功能” 向 “发展功能” 的回归。
    三、实践信号:公平与创新的平衡探索
    1. 以制度设计保障公平底线
    针对 “直通高中” 可能引发的公平性质疑,试点明确 “三不原则”:不选拔掐尖、不考试遴选、不强制留班。通过政策性入学学生随机录取、中途自愿退出等机制,将改革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,为后续扩大试点积累公平治理经验。
    1. 模块化试点的推广逻辑

    首批 8 所学校涵盖公办民办、十二年 / 六年一贯制等多元类型,形成 “分类试验、逐步推广” 的路径。这种审慎态度既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,也暗示未来可能通过 “优质校输出模式”“区域集群试点” 等方式复制成效,为成渝经济圈人才培养提供支撑。


    四川中职网首发,转载请注明出处!